视黄醇在体内的变化

2025-04-07 Visits:

视黄醇在体内的变化
视黄醇(维生素A₁)在体内的代谢和功能涉及多个复杂步骤,以下是其关键变化过程的总结:


1. 来源与吸收

  • 来源:动物性食物(如肝脏、鱼肝油、蛋黄)中的视黄醇酯,以及植物中的β-胡萝卜素(在体内可转化为视黄醇)。
  • 吸收:在肠道中,视黄醇酯被胰脂肪酶水解为游离视黄醇,依赖胆汁和膳食脂肪形成乳糜微粒,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。

2. 运输与储存

  • 运输:与视黄醇结合蛋白(RBP)结合,通过血液运输至靶组织。
  • 储存:90%以上储存在肝脏星状细胞中,以视黄醇棕榈酸酯形式存在,缓慢释放以满足机体需求。

3. 代谢转化

  • 视黄醇 → 视黄醛:在醇脱氢酶(ADH)作用下氧化,主要在视网膜和肝脏进行。
  • 视黄醛 → 视黄酸:通过醛脱氢酶(ALDH)进一步氧化,生成活性形式视黄酸(RA),调控基因表达。
  • 关键功能形式
    • 视黄醛:参与视觉循环(11-顺式与全反式异构体转换)。
    • 视黄酸:结合核受体(RAR/RXR),调节细胞分化、免疫和皮肤健康。

4. 生理功能

  • 视觉:视黄醛是视紫红质的重要成分,介导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。
  • 细胞分化:视黄酸促进上皮细胞、免疫细胞分化。
  • 皮肤健康:调节角质细胞更新,减少皱纹(常见于抗衰老护肤品)。
  • 免疫调节:增强黏膜屏障功能,支持淋巴细胞活性。

5. 调节机制

  • 负反馈调控:视黄酸抑制自身合成酶(如CYP26家族),防止过量。
  • 储存与动员:肝脏根据需求调控RBP合成,锌和蛋白质缺乏可能影响代谢。

6. 排泄

  • 主要通过胆汁排出,少量经尿液排泄。脂溶性特性使其易在体内蓄积,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毒性(如肝损伤、骨质疏松)。

关键注意事项

  • 毒性风险:成人每日上限约3000 μg视黄醇当量(孕妇需谨慎)。
  • 协同因素:锌、蛋白质和维生素D参与代谢,缺乏时可能影响功能。

通过上述过程,视黄醇在维持视觉、免疫和细胞稳态中发挥核心作用,其代谢平衡对健康至关重要。

免费寄样: 7*24小时客服随时在线,8小时内寄送样品及检测报告。
同纯度视黄醇原料,单价较行业均价低50%。
视黄醇原料起订量 :100克起订,可以享受批发价,下定后8小时内发货
深耕视黄醇原料8年,价格,品质优势很大!

留言

  • 名字:
  • 邮箱:
  • 电话:
  • 消息内容:

留言

名字:

邮箱:

电话:

消息内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