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法(UV-Vis)
原理:
视黄醇及其衍生物在特定波长下有特征性吸收峰(如视黄醇在325 nm附近有最大吸收)。通过测定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,与标准曲线对比即可定量。
步骤:
- 样品预处理:用有机溶剂(如乙醇、己烷)提取视黄醇,去除干扰物质。
-
测定吸光度,计算浓度。
局限性:
易受其他吸光物质干扰(如胡萝卜素),需纯化步骤。
2. 高效液相色谱法(HPLC)
原理:
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将视黄醇与其他成分分离,再通过紫外或荧光检测器定量。
步骤:
- 样品皂化(水解视黄酯为游离视黄醇)或直接提取。
- HPLC分离(常用反相C18柱)。
-
检测器定量(紫外检测器325 nm或荧光检测器激发325 nm/发射470 nm)。
优势:
高灵敏度、高特异性,可同时测定多种形式(如视黄醇、视黄酯、β-胡萝卜素)。
3. 荧光分析法
原理:
视黄醇在特定激发光(约325 nm)下发射荧光(约470 nm),荧光强度与浓度成正比。
步骤:
- 有机溶剂提取后直接测定荧光。
-
需避免光氧化(实验需避光操作)。
优势:
灵敏度高于紫外法,适合低浓度样本。
4.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
原理:
利用视黄醇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反应,通过酶标二抗显色定量。
适用场景:
适用于复杂生物样本(如血清、组织),但抗体可能与其他维生素A衍生物交叉反应。
5. 质谱法(LC-MS/MS)
原理:
结合液相色谱与质谱,通过分子量和特征碎片离子精确测定视黄醇及其代谢物。
优势:
超高灵敏度、可区分异构体,适用于科研或临床精准检测。
关键注意事项
- 样品保护:视黄醇对光、氧敏感,需避光操作并添加抗氧化剂(如BHT)。
- 皂化步骤:测定总维生素A时需水解视黄酯(如用KOH乙醇溶液)。
- 标准品选择:需与待测物形式一致(如游离视黄醇或视黄酯)。
根据样本类型(血清、组织、食品)和检测需求(灵敏度、通量),可选择合适方法。HPLC和LC-MS/MS是科研和临床的黄金标准,而UV-Vis和ELISA更适合常规筛查。